|

我要留言
本留言板共有
1047 則留言
上10頁|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下10頁7231.. ((((((~~~~~~~~~ --2006-07-23 20:48:04-- |  | 又上不去了
胡先生
(1) 我看到您對道德定義是:
>>>>>「道德」的基本定義是:指導或規範「行為」的原則或律條。<<<<<
後頭您又說>>>>>現代哲學或社會科學道德理論中,上述定義中的「行為」, … 「只」指:一個人「『影響』到其他人的『行動』或『動作』」。<<<<<
接著您表示>>>>>接受這個觀點:「道德」是一種「社會(性)規範」。<<<<<
所以我理解您的意思是: 道德是一種規範影響到他人行為的社會規範
接著您說它與道德觀不同: 因為「道德觀」指:一個人對「道德」相關議題的看法、想法、觀點、或信念。
那依我理解, 您說的道德觀就是一個人對\"規範影響到他人行為的社會規範\"的看法
比方說一個人的道德觀可能是功\利主義, 認為促進最多人幸福的行動是道德上最有價值(依您說, 等同於\"效能\")的行動, 但是這個人實際上的道德可能不是功\利主義, 比方說是傳統倫理道德.
您是這意思嗎?
(2) 但咱們再看您引以賽亞 柏林關於「道德」的觀點:
>>>>>「人在行動領域的信念,是他/她們用來了解自己和別人所以為人的想法之一。不論人們是否切實體會這個想法,它也是人們了解外在現實的基礎(1)。」(Berlin 1962)
「人在行動領域的信念」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道德觀」。我用「觀」來詮釋Berlin的\"beliefs\"。<<<<<
在這一段說明, 您直指\"人在行動領域的信念\"就是道德觀. 依我的理解您是把行動信念等同於道德, 又將道德等同於道德觀, 沒錯吧? 但 (1)與(2) 對道德及道德觀的界定根本不一樣, 到底您後來是改變看法還是維持原來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翻譯的功\利主義d項是>>>>>> 一般而言,一個行動在道德上的價值,由其結果的好、壞來決定。<<<<<<
後來您又說>>>>>>「效能」的概念和「資源」的使用,及被使用資源所「創造」的「成果」有關。在此,「資源」和「成果」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俗稱「價值」。
那麼, \"一般而言,一個行動在道德上的…結果的好、壞…\"就是您所謂的\"效能\", 俗稱的價值囉? 也即\"一個行動的道德價值由其效能來決定\"??
既然(您認為)效能就是價值, 而功\利主義的一項即是\"一般而言, 一個行動的道德價值由其效能來決定\" 則為什麼談一個行動或政策的效能不是在以其結果的好壞來評定其道德價值 所以是在以功\利主義觀點 也就是在以一種倫理觀點或道德來評定這個行動或政策 我只能重申:小弟的理解是您認為效能是一個由計算理性而來的概念 但我看沒出何以這不是功\利主義 也看不出何以與道德無涉! 當然, 我於前回應已說了, 我對\"行動與道德有關係”的看法另有理由.
|
|
上10頁|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下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