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區

2007-09-09 21:40:28
中國環保總局統計局聯合發布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成果

 

 

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9月7日向媒體聯合發佈了《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這是中國第一份經環境污染調整的GDP核算研究報告,標誌著中國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研究結果表明,2004年全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虛擬治理成本為2874億元,占當年GDP的1.80%。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與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指出,由於部門局限和技術限制,已計算出的損失成本只是實際資源環境成本的一部分,一個完整的綠色GDP還需要更為艱苦的工作。

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簡稱綠色GDP核算)是指從傳統GDP中扣除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退化成本的核算體系,能夠更為真實地衡量經濟發展成果。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於2004年3月啟動這一專案。兩年中,技術組對各地區和42個行業的環境污染實物量、虛擬治理成本、環境退化成本進行了核算分析,結論認為,2004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GDP3.05%。其中,水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862.8億元,占總成本的55.9%,大氣污染的環境成本為2198.0億元,占總成本的42.9%;固體廢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57.4億元,占總成本的1.2%。

潘岳與邱曉華共同介紹說,完整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至少應該包括5大項自然資源耗減成本(耕地資源、礦物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漁業資源)和2大項環境退化成本(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由於基礎資料和技術水準的限制,此次核算沒有包含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態破壞成本,只計算了環境污染損失。環境污染損失成本包括20多項,此次核算僅算了其中的10項(大氣污染造成的健康、農業和材料損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損失,以及固廢侵佔土地造成的經濟損失等),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沒有涉及。總的來說,這次核算的結果只是整個結果的一部分。而且,在已經核算出的10項損失中還存在低估和缺項的問題。即便如此,損失也已經占到GDP的3.05%,數字非常驚人,說明環境形勢十分嚴峻。

除了污染損失,此次核算還對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進行了核算。結果表明,如果在現有的治理技術水準下全部處理2004年點源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資約為10800億元,占當年GDP的6.8%左右。同時每年還需另外花費治理運行成本2874億元(虛擬治理成本),占當年GDP的1.80%。而我國"十五期間"環境污染投資僅占GDP的1.18%,差距很大。

潘岳與邱曉華指出,這次核算得出的結果雖不完整,但也足以令我們對現實全貌有所估計。這些數字再次證明了,環境危機正在越來越嚴重地制約經濟發展。在傳統工業化模式下,不斷增長的GDP數字,是建立在資源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斷透支的基礎之上的。這種高消耗、高污染、高風險的發展方式雖然起到過應有的歷史作用,但在今天,我國經濟已經進入資源能源瓶頸時期,不能承受資源衰竭造成的風險;社會又進入了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矛盾多發期,不能承受環境污染引發的社會問題。黨中央提出樹立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隨後又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中國政治思想領域內的一次重大昇華,是中國由傳統工業化模式向新型工業化模式飛躍的一個重大契機。但是,任何好的理念都必須有堅實的制度來支撐。如果我們不能夠建立一套全面客觀的經濟發展的衡量指標體系,就無法完成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的既定目標。

潘岳表示,由於技術和體制障礙,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最終確立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然而,我們不能等著條件全部成熟時再動手,那就來不及了。我們必須一項一項攻堅,開展一項成熟一項,成熟一項公佈一項。下一步工作組準備做兩件事:第一,完善核算方法,將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作為常規工作開展下去。環保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陸續開展全國污染源普查、全國地下水污染調查和全國土壤污染調查等三項基礎性調查工作,以補充本次統計的缺憾;並啟動全國生態破壞損失調查,為環境退化成本的全面核算奠定基礎。第二,環保總局將重點研究如何利用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結果來制定相關的污染治理、環境稅收、生態補償、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制度等環境經濟管理政策。由於這份報告對各地區和42個行業的資料進行了核算分析,對行業和地區的環境污染狀況進行了分析比較(具體資料參照附件)。這樣,環保總局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確定污染治理重點、規劃產業環保功能區、協調區域發展方向,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

邱曉華說,探索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始終是世界各國統計部門的共同話題,也是中國統計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家統計局將按照國務院領導有關統計部門要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保障的要求,積極與有關部門一道共同推進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研究和實踐工作。

據介紹,2006年7月初,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在北京聯合召開了該專案成果專家評審會。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的院士和專家組成的評審組對該項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專家組認為,專案提出的核算技術和方法體系基本科學合理,為建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於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研究是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踐,在中國環境污染經濟核算方面具有開創性和標誌性意義,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這項工作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和國際社會的支持。國家科技部和財政部啟動了科技攻關和專項研究課題,世界銀行專門設立了技術援助專案。聯合國環境署、統計署、亞太經社會、歐盟、挪威、荷蘭以及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等對中國開展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給予了肯定和鼓勵。

此外,為了配合國家開展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河北省、遼寧省、安徽省、浙江省、四川省、廣東省和海南省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試點工作。調查了轄區內30%的重點工業污染企業、所有的汙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和規模化畜禽養殖場,以及3萬個左右的家庭,調查還涉及到除環保和統計部門以外的衛生、農業、水利、城建、交通等相關部門。目前試點工作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前完成試點工作。

潘岳與邱曉華最後說,世界範圍來看,目前尚沒有一個國家開展全面的環境經濟核算工作,因此,中國環境經濟核算工作的開展,為發展中國家在這個領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計畫進一步擴大核算範圍,完善核算方法,逐步形成中國環境經濟核算報告制度。

日前,一篇題為《中國放棄"綠色GDP"計畫》的報導,引起中國百姓的高度關注。該報導出自英國《金融時報》,對此,中國官員在最短的時間做出了反應,否認了該報導的說法。

5月20日,《財經時報》報導了國家環保總局的態度,該局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王金南明確表示,中國並沒有放棄"綠色GDP"計畫,上述報導是不實的。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也明確表示:中國政府沒有放棄"綠色GDP"計畫。

新近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按綠色GDP核算方法,江蘇省2002年的真實GDP要比原來統計的GDP下降近8個百分點。這一結果為當地科學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

有一種說法,發展就是"燃燒"----燒掉資源,留下污染,產生GDP。此話顯然有點偏頗,但現實中有些地方確實在這樣做。今年上半年,一面是GDP大幅增長,一面是能耗指標、主要污染物指標不降反升。在資源、環境的拷問之下,衡量經濟發展的GDP指標已失去了昔日的光環,人們開始以更理性的視角評測發展。

在"綠色GDP"從概念走向科學的分析與應用體系方面,江蘇在全國先行一步,各地試點省市的核算工作也漸露端倪。本版聚焦"綠色GDP",旨在推動這一工作,希望各級領導幹部能以更科學的態度看待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真正做到"環境優化經濟發展"。

到基層走走,我們仍能聽到一些地方有人在大喊"寧可嗆死,不能餓死。"這是一種極不科學的發展觀,為什麼還有市場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餓死人"事實確鑿,極有可能被追究領導責任,而"嗆死人"不好定量查實,上級和群眾難以問責。

客觀地說,現階段要搞清楚資源環境問題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造成多大的實質性損害,確實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可是這些問題涉及當代人和子孫後代的切身利益,想繞也繞不過去。試想,諸如污染損害、資源消耗、生態退化等一筆筆環境代價的賬,要是不算清楚的話,某些人會以"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來推諉責任,進而心安理得地在"寧可嗆死,不能餓死"等昏話的驅使下繼續折騰,甚至幹出"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的行徑,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發展是硬道理,不計代價硬發展則是壞道理。如何核算發展的代價,給人們一本明白賬?國人逐漸耳熟的綠色GDP就是用減法算這個賬。從理論上說,綠色GDP等於傳統GDP減去自然和人文兩大部分的"虛數"。何謂"虛數"?不妨從環境角度觀察一下。傳統GDP把自然資源當成自由財富,沒有考慮自然資源的逐漸稀缺性,也沒有考慮如何解決資源的品質下降和耗竭性資源的枯竭等問題。通常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自然資源消耗得越多,其GDP增長也就越快;同時,它不能反映環境的緩衝能力、自淨能力、抗逆能力等指標的下降,反而將產生環境污染的經濟活動收益也計入其中,甚至將環境污染算成經濟的貢獻。

 

 [新華網 (http://news.tom.com), 09/07/2006, 責編:劉洪生]

 




作者:新華網


最新評論

2007-10-10 13:13:22
慶祝中華民國國慶...

2007-09-10 14:14:29
參加社運在意識上的準備 -- 見...

2007-09-10 02:05:07
淺談反貪倒扁運動...

2007-09-09 22:15:15
九月九日凱道記實之 2...

2007-09-09 22:10:10
九月九日凱道記實之 1...

2007-09-09 21:40:28
中國環保總局統計局聯合發布綠...

2007-09-09 03:44:39
九月九日凱道見...

2007-09-09 03:30:55
凱道紅潮九月九重現!...

2007-09-08 01:33:32
淺談紅衫群眾...

2007-09-08 01:33:27
謝志偉的「言談行動」...

其它評論...